
为什么高于七层的建筑都配备电梯?为什么许多楼没有13或14层?为什么最佳楼层是总层数的1/3至2/3?这些问题在购买房屋时未必会考虑到,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些被忽视的楼层知识。
一、为什么高于七层的建筑都配备电梯?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1.城市规划的限制要求在七层及以上的住宅中,每栋楼应该配备不少于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考虑人的体能限制,为保证安全,设计师也会在七层以上的建筑中配备电梯,并确保栏杆高度高于1.1米。
3.高层建筑安全的第三方考量是消防设备。消防人员的体力和云梯车的高度是影响住宅建筑楼层数临界点的重要元素。
二、为什么许多楼没有13或14层?
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习惯将13看作不幸的象征,因为它被定义为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而在中国,数字14谐音不吉,因此常常被跳过。
三、为什么许多楼层数都是6、18、26或33?
现代住宅的层高一般是3米。出于考虑土地利用率和电梯配备的资金,开发商通常会将住宅层数控制在6层之内。超过18层,消防楼梯就要求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消防分区,需要增加消防电梯,通常需要两台。为了满足购房者的需求和减少建筑时的麻烦和成本,开发商通常会将楼层数量设为18。
26是出于抗震要求而确定的。如果每层层高为3米,则26层的总高度为78米,小于80米。如果增加到27层,总高度将达到81米,超过了80米的限制。这时就需要增强抗震等级了,很麻烦。
33的设定源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的规定,超过100米的高度被认为是超高层建筑。出于经济和施工方便的考虑,许多开发商规划住宅楼层数时不会超过100米,而一层楼的层高为3米,所以33就这样成为了常见数量。
四、为什么1/3至2/3楼层是最佳层?
建筑学角度来看,位于大楼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层高的楼层是最佳的选择。一方面,这些楼层采光充足,日照时间长,视野开阔;另一方面,这个高度离地面较远,不受外界噪音的干扰,因此成为较佳的居住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