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急需购房的人来说,他们对一套房子的需求非常迫切。然而,在购房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最后购买到的房子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购房过程中最常见的雷区有哪些呢?
雷区一、以他人名义购房
以他人名义购房指的是借用别人的名字购买房产,实际上房屋的产权所有者是出资购房人。购房人以此方式购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受到限购政策的影响或想避免高首付比例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他人名义购房并不是小事。首先,房屋的产权证上登记的不是出资购房人的名字。如果登记权利人私自出售或抵押房屋,出资购房人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如果登记权利人有债务,房屋可能会被法院查封。
雷区二、把所有资金用于首付
购房者需要准备一大笔资金来购买房产。对于刚需家庭来说,为了凑首付款,很多人愿意倾其所有。然而,将所有的钱用于首付(包括定金和首付款)会让购房者的生活非常困难,很容易陷入骑虎难下的局面。购房者应该在可预见的收入水平下,考虑生活日常开支和子女教育费用等因素,再进行购房预算。当然,准备一些应对偶尔大额支出的资金也十分必要。
雷区三、贪图便宜购买产权不清的房产
想要买到便宜的房产无可厚非。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提供的任何优惠、便宜都不可能是白送的,其中一定有内情。因此,在购买便宜房产时,一定要弄清真正的便宜原因。购房者一定要擦亮双眼,特别是对于产权不明的房屋更要谨慎购买!需要确认相关产权归属、房产是否被抵押,以及房屋质量等问题,并且一定要实地考察,观察房屋的装修情况以及周边配套。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图便宜而吃大亏。
雷区四、轻信宣传图和口头承诺
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应该注意开发商宣传的内容和实际交房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因此,购房者在看宣传图和听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时,不能轻信,最好把承诺写入合同的附件中,或做好最坏打算。
刚需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应该避免以上雷区,保持一个良好的购房心态,以免花冤枉钱而住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