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房屋时,各种面积指标让人十分困惑,包括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使用面积和公摊面积等。这些面积具体指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各种大小的面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1.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
2. 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在购房过程中,建筑面积指的是房屋外墙的面积,而套内面积则包括了开发商赠送的面积,例如露台和额外房间。内保温层也会减少使用面积,因为它属于公用建筑面积,需要为所有业主共同使用。
3. 套内使用面积:指套内卧室、起居室、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间、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包括按自然层数计入的楼梯面积。烟囱、通风道和管道井等未计入结构面积的部分算在使用面积内。
4. 套内墙体面积:指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所占的面积。共用墙只有一半的面积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5. 公摊面积:指按法律规定应该共有、只为本幢楼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购房者需要注意公摊面积的大小,因为它会影响房屋总价和物业费。
在购房过程中,了解以上每个面积的含义和关联十分重要。建筑面积会影响房屋售价,而物业费则与建筑面积和套内使用面积相关。公摊面积也会对购房者造成一定负担,因此需要慎重考虑。如果一幢房屋的建筑面积为100平米,公摊比例为20%,那么实际的套内建筑面积为83平米,实际可以使用的面积可能还不到80平米。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