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房前,购房者应该了解相关的房产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对房子问题的认识,帮助理性判断,还能避免掉入交易陷阱中,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了解购房知识是必要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层高的概念和商品房层高的标准。
层高指的是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一层房屋的高度。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
在设计中,除了用米来计算住宅的高度,也可用层来计算。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目前,为了降低成本、节约建材和土地,一般住宅层高都控制在2.8米左右。
在进行购房时,层高问题是必须要关注的一点。在《住宅设计规范》中,层高指的是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室内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层高和净高虽然有关系但不同,它们之间的差是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室内净高。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一般是就层高进行约定,需要注意层高和净高的区别,在理解上不要存在误区。
在挑选二手房时,层高等涉及到的名词不能忽视,需要正确理解。因为层高的问题除非拆了重建,否则无法进行修正。了解购房知识是重要的,能够帮助购房者避免掉入交易陷阱中,保护自己的财产。相信通过对层高的概念和商品房层高标准的了解,购房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购房决策。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