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10月份房地产政策管控的影响,11月住宅成交量同比数据出现了21个月以来的下滑。根据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数据,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在11月份为1990万平方米,环比下降了10.5%,同比下降了4.2%。从同比数据看,这也是近21个月住宅成交面积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11月份,各地继续出台房地产管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仍在持续。监测数据显示,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在11月份为27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了21.2%,同比下降了26.5%。其中,一线城市市场出现明显下跌,和一线城市政策收紧等因素有关。同时,此类城市部分楼盘预售证的发放趋紧,也会影响此类一手房交易。
具体城市来看,北上广深4个城市环比增幅分别为-7.9%、-24.6%、-23.0%和-32.1%。
而在二线城市方面,11月份15个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36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了9.2%,同比下降了7.4%。其中,杭州、苏州和南昌的环比跌幅相对较大。
从三线城市来看,11月份11个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5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了5.6%,同比增长了52.0%。研究院认为,三线城市已受到限购,说明环比下跌主要是由10月成交量较大造成的。
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相比10月份,11月份市场交易有所下降,这反映了政策管控的有效性。限购限贷政策下,热点城市购房门槛提高,使得各类炒房需求减少,进而促使市场交易出现下滑。尤其是随着各地加大执法力度,房企项目销售更加规范,恐慌性交易需求也开始减少,这使得市场交易出现了降温的态势。
严跃进预计,随着政策效应的继续释放,热点城市市场成交面积在12月份可能会继续下降。随着市场交易面积的下滑,房价上涨的幅度也将收窄,进而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和趋于平稳。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