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价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包括地段、配套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的价格还受市场机制制约,包括供求关系和竞争规律。在市场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由市场形成。市场形成价格的规律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供求关系和竞争的影响又会使商品价格上下波动。房地产价格也适用这些规律,但由于其特殊性,房地产价格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房地产的内在价值仍然是相应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当房地产企业制定宗房地产商品的销售价格时,会考虑生产成本和利润,因此商品房价值构成即生产成本加开发利润就成为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基础。购房者购房时不仅要满足使用需求,还要考虑物有所值,即物质利益。房地产的内在价值也是购房决策的重要依据。
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也是调节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波动的轴心是商品价值。当市场价格高于价值时,市场供大于求,供求机制会使商品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价值时,市场供不应求,供求机制会提升商品价格,使其上升;当市场供给和需求趋向平衡时,则形成均衡价格。房地产市场上也存在供求原理,商品房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而波动。但由于房地产供给的弹性很小,房地产的均衡价格主要由需求曲线决定。目前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出现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供不应求。因此,抑制房价涨幅过大的措施应是扩大商品住房供给量,适度控制需求,通过调整供求关系来调节房价。
竞争规律也是调节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供给方之间的竞争会使商品价格下降,需求方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上升,最终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竞争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则会趋向均衡价格。但由于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垄断以及房地产的区域性和个别性,使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不能充分展开,带有某种垄断性竞争的特点,常常使某个区域、某个时段的商品房价格不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得到及时调整,也使地区之间商品房价格造成较大的差异。
此外,预期原理也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有特殊作用。一宗房地产的价格也取决于人们对该房地产在耐用期内效用、供求关系的预期,即房地产价格形成的预期原理。例如,当政府公布将在某地兴建大型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周围的房地产价格便会上升。这是因为人们对这些设施周围房地产的预期效用看好,所以市场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