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的房地产购房潮中,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成为房产证上的主要持有人。这种现象的泛滥引起了人们的担忧。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房产证持有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
未成年人能否办理房产证?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而10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在取得监护人的同意或由监护人代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民事活动。因为房屋购买是一个具有巨大标的和合同的交易,所以只能由监护人进行交易。
虽然未成年人可以独立购买房产,但由于他们没有债务偿还能力,所以不能分期付款,必须一次性全额付款。在某些城市,银行不会为未成年人持有的房产进行按揭贷款,只有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共同申请贷款。
持有房产证的未成年人需要注意什么?
当未成年人持有房产证时,处置房屋产权时会面临一些麻烦。这是因为只有法定监护人才能行使孩童业主的房产处置权。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没有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则需要依法承担责任。如果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和损害,需要依法赔偿或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因此,房产不能随意转让或交易,必须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
持有房产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如果孩子长大成人后,倚仗产权而对父母不孝,父母就没有办法了。此外,想要出售、赠与或抵押房产,也需要儿女的委托,父母才有权处理。而如果孩子外出上学或工作,父母将更加麻烦处理房产。总之,为未成年人购房办理房产证,父母应该在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