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房率是指套内可供居住者支配和使用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墙体、管道井等部分面积)与销售面积(建筑面积)的比例。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
影响得房率的最直接因素是公摊面积的大小。公摊面积包括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以及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得房率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 房型结构(几梯几户),户数增加会导致总的套内建筑面积增加,每户所需要分摊的公共面积就会相应减少。
2. 楼盘形态,高层得房率通常为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的得房率较高。
3. 物业类型,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的最低。
得房率过低或过高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得房率与公摊面积成反比,如果得房率很高,公摊面积就会很少,导致走廊变窄、电梯数量减少、楼道面积狭小等问题。如果得房率很低,公摊面积就会很大,生活舒适度可能会更好,但价格也可能更高。
一般来说,高层的得房率应在75%以上,高层电梯房的得房率应在75%-80%之间,这样可保证居住舒适度较高,公共部分宽敞气派,分摊面积也不会太多,较为实惠。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